暑假期間,馬克思主義學院把紅色資源作為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動教材,組建江蘇“四種革命精神”紅色足跡尋訪團,推動多樣性社會實踐項目開展,引領青年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江蘇“四種革命精神”紅色足跡尋訪團堅持“線上+線下”雙通道實踐模式,線下設置了參觀日、訪學日、實踐日,線上設置了出征日、觀影日、讀書日、交流日,社會實踐安排科學、合理、緊湊,實踐團成員真學、真看、真實踐、真受益。
開展實踐考察。江蘇眾多紅色文化遺產(chǎn)資源突出,是中國共產(chǎn)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涵養(yǎng)中國共產(chǎn)黨人初心使命和為民情懷的寶貴精神財富,尋訪團用腳步行走,尋找江蘇的精神,傳承江蘇的光榮。江蘇“四種革命精神”紅色足跡尋訪團陸續(xù)走訪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紀念館、淮安市周恩來紀念館、徐州市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鹽城市新四軍紀念館、南通博物苑等地,學習紅色文化,弘揚英烈精神。尋訪團成員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將從前輩手中接過“接力棒”,做好紅色文化傳承人,以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精神攻克學習和生活中的一切挑戰(zhàn)。
開展理論學習。團隊在社會實踐期間,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白x書日”共讀《初心永恒——江蘇四種革命精神簡明讀本》,并撰寫讀書心得?!坝^影日”觀看《大決戰(zhàn)之淮海戰(zhàn)役》《周恩來》《雨花臺》《新四軍》等,并撰寫觀影心得。在線上交流會中,同學們表示要以江蘇四種革命精神為指引,熱愛祖國,報效社會,以青年之力書寫無愧于先輩、無愧于時代的華章。
江蘇四種革命精神閃耀著穿越時空的光芒,是我們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學習和傳承江蘇四種革命精神是每一位新時代青年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常工業(yè)學子青春心向黨,有夢當遠行,用實際行動書寫青春之夢。(審稿/檀祝平、蘇周媛、李穎、戎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