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27日,信息工程學院以“感恩·責任·誠信”為主線,創(chuàng)新開展資助誠信主題教育系列活動。通過感恩書信傳遞、資助政策解讀、非遺手工實踐三大載體,構建“情感浸潤-政策賦能-行為養(yǎng)成”育人閉環(huán),讓受助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化對感恩、勵志、擔當的認同。
書信載情:螢火傳書照亮感恩初心
在“螢火傳書·心燈長明”書信活動中,學子們將深藏心底的謝意傾注筆端。信箋上既有對父母“咬著牙堅持送我繼續(xù)上學”的細膩描摹,也有感謝國家資助政策“像一雙托起翅膀的手”的真誠告白。
政策引航:主題班會點燃奮斗星火
學院在23和24級全體在校生班級中組織召開“筑夢燃光·資助護航”資助政策宣講主題班會,班主任、輔導員向大家詳細闡述學校各類資助政策,讓不同困難類型、不同困難程度的同學都能找到專屬的政策支持。
非遺踐誠:竹骨匠心編織誠信契約
“以篾為骨,以諾為緯”非遺竹編DIY活動讓抽象品德化為觸手可及的藝術創(chuàng)作。受助學生巧用雙手,以誠信為主題,編織竹畫紋樣、繪制帆布包。竹編過程中,“經緯交織必循其序”的工藝準則,讓學生深刻體悟“誠信是人生基準線”;帆布包創(chuàng)作則使誠信宣言從“刻于心”到“形于物”,成為“行走的品德教科書”。
此次系列活動分別從情感認同、政策認知、行為自覺三個維度開展誠信、勵志、感恩教育。信息工程學院將著力構建精準滴灌式資助、浸潤式文化育人、生態(tài)化反哺機制資助育人體系,推動資助工作從經濟援助向立德樹人縱深發(fā)展,為培養(yǎng)德技并修的新時代工匠筑牢精神根基。(審核:袁凱烽、李穎、楊曌)